一、施工期
1、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与机械燃油废气。采取如下减缓及保护措施:
(1)工地四周设置封闭的施工围挡;
(2)设置洗车平台,防止泥土粘带;
(3)粉状物料集中分区、分类存放,采取密闭存放或者覆盖;
(4)临时堆土场设置截排水沟、挡土墙及沉淀池;
(5)开挖和回填土方作业面采取喷淋、洒水等措施;
(6)控制车速,选用排放达标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养护。
2、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基坑废水、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冲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基坑废水需设置集水井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和周边绿化养护用水,多余部分再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冲洗废水需设置隔油、沉淀池等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和周边绿化养护用水,多余部分再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围公共厕所处理后排至当地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3、噪声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是施工设备运行噪声及运输车辆噪声,采取如下减缓及保护措施:
(1)采用低噪声设备,进场施工机械的噪声应选择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机械,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居民点的地方,以减轻施工噪声对项目厂界外敏感区域的影响;
(3)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在晚上22:00~06:00和午休期间施工,以避免高噪声设备施工时扰民;
******居民点施工时,安装移动式隔声、隔尘挡板;
(5)尽可能减少车辆鸣笛,并降低车辆速度;
(6)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高噪声源附近作业人员配备防护耳塞或耳罩。
4、固废
本项目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淤泥质土壤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废弃土石方弃方委托渣土公司处置,按城管部门指定场点消纳;施工建筑垃圾和淤泥质土壤运至建设监管部门指定的消纳场所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经临时垃圾桶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
为进一步固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减缓及保护措施:
(1)源头减量:鼓励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
(2)分类收集:推行建筑垃圾分类制度,将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分离收集;
(3)资源化利用:最大化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
(4)无害化处理:对无法直接利用的建筑垃圾,采取安全、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生态环境
本项目部分截污管线建设临近孙水河风光带,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植被影响、动物影响、水土流失、景观生态影响等。为了进一步减小施工期生态影响,评价提出以下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严禁砍伐、破坏施工区以外的植物和植被;
(2)划定施工范围,严格限制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
(3)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
(4)加强设备堆放场、材料堆放场的防径流冲刷措施,废土、渣应及时运出填埋,不得随意堆放,防止出现废土、渣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水土流失。
(5)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对开挖面裸露地表采取绿化措施,以恢复自然景观,减少水土流失。
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短,施工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可以逐步得到恢复。
二、营运期
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产生。
1、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无需工作人员长时间值守,运营期基本无废水产生,做好运营期排水管道定期巡护工作,发现泄漏风险及时上报并妥善解决,防止污水从管道中泄露从而污染周边水体环境即可。
2、生态环境
本项目运营期工作内容均位于地下,因此运营期不会对项目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运营期间做好项目周边及沿线绿化和维护工作即可。
3、风险
本项目营运期若出现截污管道内污水因管道破裂、老化等导致污水泄漏进入孙水河,应第一时间派技术人员关闭泄漏段临近阀门,同时对泄漏段进行抢修,防止污染扩散。与此同时,还应对饮用水水源取水口、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断面水质进行应急监测,实时掌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水质污染情况。本项目应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营运期污水漫流或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对周边地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